027-8977 7336
023-6816 9075
曾经靠农家饭、打牌、钓鱼的“老三样”火爆全国的农家乐,如今正在被年轻人抛弃。
前不久B站上的一则视频引发广泛关注,说的是,曾经大火的农家乐,如今正面临大规模倒闭,倒闭数量高达8万家,已经成“明日黄花”
那么曾经火爆全国的农家乐,现在为什么没人去了?
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-成都的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,在1996年-2000年,这里90%的农户都在经营农家乐。最鼎盛的时候村里有130多家农家乐,现在只剩16家还在营业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3月,全国在册的农家乐企业数量共201945家,注销的农家乐企业共84199家,重庆6880家,四川8526家。
究其原因,出品差、宰客,性价比越来越低。曾经性价比高接地气,最便宜的菜10元内搞定,一家多口人才一两百,干净又卫生;现在食材没有以前好,价格反而普遍越贵,有时候吃一顿农家乐,并不比城里的餐厅便宜,自然也被越来越多人吐槽。
同质化严重,小作坊式管理,服务、环境和食安被诟病等,也是都让农家乐“越来越不受待见”的原因之一。
农家乐的员工基本都是“自家人”,很少接受过系统的服务培训,服务水平自然跟不上。
再加上都是村里的大妈大爷兼顾服务员和收银,根本顾不过来,顾客点菜找不到服务员,盛饭、擦桌子等没人管,都是常有的事。
人们满怀期待冲着高端噱头去,结果得到的却是糟心体验,下次自然也不会再去了。
亲民牌打不好,高端也难做,没了“原生态”的乐,只剩下“小作坊”的农家,单靠农家饭、打牌、钓鱼等经营模式,想再吸引客流很难。
但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“农家乐餐饮”正在崛起——所谓“农家乐餐饮”,是将农家乐中天然食物、田园场景的元素提炼与升级,并体现在餐饮中。
总的来看,消费者追求的本质不是农家乐或农家菜,而是健康、特色、自然、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口味。做一家真正让顾客觉得好吃不贵的餐厅,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。